慈濟大學111年學士後中醫學系
科目:國文
選擇題(下列為單選題,共50題,每題2分,共100分,答錯1題倒扣0.7分,倒扣至零分為止,未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請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1. 「□笥甚廣」、「馬□東風」、「翹足引□」、「拾人□慧」。依序填入□,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胸/領/尾/口
(B) 膽/髮/耳/口
(C) 腹/耳/領/牙
(D) 腹/頸/齒/牙
【解答】C
2. 「以勢交者,勢傾則□;以利交者,利窮則□。」(王通《中說•禮樂篇》),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填入□?
(A) 倒/拋
(B) 斷/盡
(C) 逃/遙
(D) 絕/散
【解答】D
3. 「引壺觴以自□,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撫孤松而盤桓。」(陶淵明〈歸去來辭〉),文中□按順序填入哪些字最適合?(甲)、入。(乙)、酌。 (丙)、岫。 (丁)、傲。 (戊)、憩。 (己)、趣。
(A) 丁戊己乙丙甲
(B) 甲乙戊己丙丁
(C) 乙丁己戊丙甲
(D) 戊丁己甲乙丙
【解答】C
4. 甲、乙、丙三文句的□□,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填入?
甲:理性來說,□□長年無災情,不可一日無防
備。
乙:當浮力大於物體所受的重量時,物體上浮;
□□物體下沉。
丙:新聞綜藝化,□□與電子傳媒興起息息相關,
惟仍存在更為深刻的社會背景因素。
(A) 寧可/反之/固然
(B) 寧願/反之/縱然
(C) 寧可/否則/固然
(D) 寧願/否則/縱然
【解答】A
5. 謙敬詞是向談話對象表示謙敬,可以分成自謙與尊人兩類。下列哪個選項,和其他選項不同?
(A)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
(B)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C) 「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戎爾車乘,敬爾君事。
(D) 「閣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來做點事情實在可惜!
【解答】C
6. 讚美人物的風采,下列哪個選項最不適當?
(A) 玉樹臨風
(B) 長袖善舞
(C) 傾國傾城
(D)翻雲覆雨
【解答】D
7. 下列詩句,最能表現送行者給予遠行朋友鼓勵和信心的是哪個選項?
(A)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C)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解答】C
8. 許多成語往往由故事而來,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用來介紹傳統醫學?
(A) 諱疾忌醫/起死回生
(B) 病入膏肓/滄海遺珠
(C) 杏林春暖/仙露明珠
(D) 救民水火/對症下藥
【解答】A
9. 下列詩歌的對仗,哪個選項最工整?
(A)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B)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D)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解答】D
10. 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字?
(A)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B) 晨興理荒穗,戴月荷鋤歸。
(C) 種豆南山下,草勝豆苗晞。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怨無違。
【解答】A
11. 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字?
(A) 過往一切已是前程往事,何必頻頻回顧,裹足不前。
(B) 當日子陷入一塵不變的境地,也就失去生活的意義。
(C) 宇宙雖有其運轉的規律,天災地變仍讓人觸不及防。
(D) 這個現象真是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
【解答】D
12. 「在現代工業社會,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過度使用,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急遽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玻璃罩』,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向外太空無法發散,造成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文中「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向外太空無法發散」語句不妥當,下列哪個選項的修改比較適合?
(A) 外太空無法接收到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B) 使外太空無法接收到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C) 無法向外太空發散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D) 使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無法向外太空發散
【解答】D
13.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蚉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莊子•人間世》),下列哪個選項對「以筐盛矢」的解釋最為妥當?
(A) 用竹筐裝草料
(B) 用竹筐裝箭矢
(C) 用竹筐裝馬糞
(D) 拿竹筐裝籌碼
【解答】C
14.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下列哪個選項的詮釋最適合?
(A) 執政者應有悲天憫人的心理。
(B) 德行的修養首在實踐。
(C) 以孝行仁,天下大治。
(D) 修己而後治人,此內聖外王之理。
【解答】D
15. 下列「」中的語詞,哪個選項的使用最適當?
(A) 他在緊要關頭「梅開二度」,踢進冠軍賽事的致勝球。
(B) 他擁有一般人「望塵莫及」的米其林等級的大廚技藝。
(C) 坐高個子後面視野差,只能「瞠乎其後」,徒歎奈何。
(D) 學生踩滑板穿梭課堂,「不脛而走」,讓人瞠目結舌。
【解答】B
16. 「天空清藍淨潔,恍如一匹未經漿洗過的丹士林布。太陽剛剛升出一竹竿高」(鍾理和〈做田〉),此段文句是兼用譬喻的視覺摹寫技巧。下列哪個選項的描述技巧與此最相似?
(A) 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
(B) 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
(C) 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D) 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
【解答】B
17. 下列哪個選項「」中的數字不是作動詞使用?
(A) 六王畢,四海「一」。
(B)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C) 此將軍之所知,不假僕「一二」談也。
(D) 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解答】C
18. 疊詞的運用在文章中很常見。下列哪個選項的疊詞使用最不妥當?
(A) 海面上飄著白嫩嫩的霧氣。
(B) 好生生的一個人怎麼就病了?
(C) 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D) 她骨碌碌的眼睛真迷人!
【解答】A
19.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可以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的狀態、處所、工具或待人態度。下列哪個選項沒有使用這種表現方式?
(A) 嫂蛇行匍伏。
(B) 童子隅坐而執燭。
(C) 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
(D)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答】C
20. 下列「於」的解釋,哪個選項與其他不同?
(A) 苛政猛「於」虎也。
(B) 青,取之「於」藍。
(C)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D) 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
【解答】B
21. 下列「 」中的詞語,意義最相近的是哪個選項?
(A)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寵愛深,恩情重,「風流」過犯且姑容
(B)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只見她病得「可憐」
(C) 偏遇見了這兩個讓我操心的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
(D)「躊躇」了半天,還是無法決定/他「躊躇」滿志的推銷他的計畫
【解答】C
22. 下列各選項為「謎面/謎底」的謎語,哪個選項最不妥當?
(A) 鬣/項羽
(B) 以古為鑑/魏徵
(C) 抱明月而長終/歸有光
(D) 山有小孔,仿佛若有光/孔明
【解答】B
23. 有的寫景作品由大而小,由遠而近;先泛寫而後特寫。下列哪個選項採用這種方式?
(A)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B)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C)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D)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爲類。
【解答】C
24. 「它曾經是蛇,在我心裡爬動∕我不習慣,它蟄伏在奶奶床下∕它還會曬太陽,用脊梁、衣服、被子∕在院子裡架一座拉索橋」,詩中「它」所指的是哪個選項?
(A) 蟒蛇
(B) 繩子
(C) 蜘蛛
(D) 圍巾
【解答】B
25. 「站在巍巍的山頂等/風,慢慢近了/張開茫然底袖/一個寂寞/飛過」(羅任玲〈鷹〉),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詩中「鷹」的意象?
(A) 目空一切的狂傲之徒。
(B) 自甘孤獨的英雄聖賢。
(C) 長袖善舞的青樓女伶。
(D) 羽化登仙的得道高人。
【解答】B
26. 「每一個光點都美麗而神秘,更要命是亮度和大小相等無分軒輊,讓你無法不分神只盯住其中一個,你才盯住一個,它就熄滅了,卻又有其他在旁邊亮起。」(唐諾《閱讀的故事》),文中描寫的事物最可能是哪個選項?
(A) 螢火蟲
(B) 手電筒
(C) 日光
(D) 街燈
【解答】A
27.
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黃帝內經.素問》) |
據此論述,能年度百歲的關鍵因素最可能是
哪個選項?
(A) 沒有慾望
(B) 道德高尚
(C) 心志安定
(D) 性格樸實
【解答】C
28.
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訾;思意不愜。後示張公。張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謐。謐見之嗟歎,遂為作敘。於是先相非貳者,莫不斂衽讚述焉。(《世說新語》) |
關於左思(左太沖)的敍述,下列哪個選項
最適合?
(A) 功成名就後謙沖自牧
(B) 良好作品須名人推薦
(C) 遭受非議而灰心喪志
(D) 虛情假意且表裡不一
【解答】B
29.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張仲景《金匱要略》 |
若依此說法,現代人所謂的「暖冬」現象,
哪個選項最合適?
(A) 未至而至
(B) 至而不至
(C) 至而不去
(D) 至而太過
【解答】A
30. (甲)、四季如春。(乙)、往來無白丁。(丙)、君子之交。(丁)、飲水思源。(戊)、夏日蓋被。以上是謎面,謎底則是臺灣地名。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甲是恆春,乙是永康,丙是淡水。
(B) 乙是士林,丙是學甲,丁是嘉義。
(C) 丙是淡水,丁是嘉義,戊是暖暖。
(D) 甲是恆春,丁是知本,戊是暖暖。
【解答】D
31. 寫文章時,為使句子排列整齊,作者常將一個語意,分寫到兩個句子。下列哪個選項不是使用這種寫法?
(A)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B)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C)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D)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解答】B
32.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依據詩意,下列哪個選項的解說最不恰當?
(A)「老馬」之喻,乃作者自嘲晚景淒涼。
(B)「乾坤一腐儒」,語含自卑又自負之意。
(C)「片雲」、「孤月」,流露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
(D)「片雲」、「孤月」、「落日」、「秋風」,營造情景交融意境。
【解答】A
33.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黃宗羲〈原君〉),與此段文字意義最相近的是哪個選項?
(A)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 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
(C) 君君,臣臣。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D)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解答】A
34. 古代文人喜歡書寫梅蘭竹菊,下列哪個選項最不妥當?
(A)「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寫的是蘭。
(B)「人有歲寒心,乃有歲時節。何能貌不枯,虛心聽霜雪。」寫的是竹。
(C)「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寫的是梅。
(D)「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高人隱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一日無此花也。」寫的是菊。
【解答】A
35.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詞中所描寫的節日與下列哪個選項相同?
(A)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B)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C)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D)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解答】A
36.
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一人獻一鷹。 (甲)、故為獵於雲夢,罝網雲布,烟燒漲天, (乙)、此鷹軒頸瞪目,遠視雲際,無搏噬之志, (丙)、王曰:「吾鷹所獲以百數,汝鷹曾無奮意,將欺余耶?」 (丁)、文王見之,爪短神爽,殊絕常鷹, (戊)、毛群飛旋,爭噬競搏, 獻者曰:「若效於雉兔,臣豈敢獻?」(劉義慶《幽明錄》) |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A) 甲乙戊丙丁
(B) 丁甲戊乙丙
(C) 戊丁乙甲丙
(D) 丁甲丙乙戊
【解答】B
37.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對於詩句的說明,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在詩句中,被收葬的是一位紅顏少女。
(B) 詩句表達了對青春消逝與命運未卜的憂慮感傷。
(C) 詩句中的「爾」是第一人稱代詞,「儂」是第二人稱代詞。
(D) 若想要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可以在「唐代短篇小說檢索系統」中找到。
【解答】B
38. 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物象設喻,可以使被描寫的事物更鮮明。下列詩句,何者不是運用這種技巧?
(A) 香煙攤老李的二胡/把我們家的巷子/拉成一綹長長的濕髮
(B)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流水
(C) 風/像一個太悲涼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D) 山寺的長檐有好的磬聲/江南的小樓多是鄰水的/水面的浮萍被晚風拂去/藍天從水底躍出
【解答】D
39.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矇。」下列哪個選項的敍述最適當?
(A)「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是指病起因於哭太多。
(B)「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是指發病時已經年老。
(C)「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是指病人的症狀。
(D)「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矇。」是指治療的方法十分有效。
【解答】C
40.
有客至,主人具蔬食,客不悅。主人謝曰:「家貧市遠,不能得肉耳。」客曰:「請殺我所乘之騾而食之。」主人曰:「君何以歸?」客指階前之雞曰:「我借君之雞乘之而歸。」(俞樾《俞樓雜纂》) |
依據文意,「我借君之雞乘之而歸」一句,下
列哪個選項的詮釋最適當?
(A) 客人不分良窳,判斷錯誤。
(B) 客人諷刺主人,吝嗇虛偽。
(C) 客人苛求太甚,態度傲慢。
(D) 客人不懂謙恭,違反客道。
【解答】B
41.
人間的繁華不過瞬息,我們因為耽於表面的妍麗而經常牽掛得失,但真正的永恆,其實來自於這些繁華背後的清空與寂寥,花開花謝並不是無常,而是天地間的另一種情深。(徐國能《第九味‧菊花與寧靜》) |
此文的情懷與下列哪個選項的詩句最相近?
(A)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B)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C)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D)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解答】B
42.
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坡又問別作何詞,少游舉「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東坡曰:「十三字只說得一箇人騎馬樓前過。」(《高齋詩話》) |
秦少游是東坡的學生,從師徒對話可知他們:
(A) 不喜歡寫詞。
(B) 喜歡婉約的詞風。
(C) 推崇柳永(柳七)的成就。
(D) 皆輕視柳永。
【解答】D
43. 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下列關於此詞內容的解說,哪個選項最適當?
(A)「紅樓」是指「美人」的居處。
(B)「殘月」點出了離別的時間是月初升之時。
(C)「香燈半卷流蘇帳」描寫離鄉後獨居的房中之景。
(D) 詞句描寫了思鄉惆悵之情。
【解答】A
44. 假如依照「畢業/出嫁/生女/哀輓」順序,下列與女性相關的題辭,哪個選項最適當?
(A) 壯志凌雲/鳳棲高梧/花燦金萱/南極騰輝
(B) 義方垂範/琴瑟友之/弄瓦誌喜/洙泗高風
(C) 宜室宜家/百年好合/春滿北堂/行誼可師
(D) 青雲直上/桃夭及時/彩鳳新雛/懿德長昭
【解答】D
45.
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梁實秋〈雅舍〉) |
根據文中的情境,選出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A) 月影搖曳,明滅林外
(B) 夜闌人靜,流螢成群
(C) 珠簾蔽月,虛戶風來
(D) 四野無聲,微聞犬吠
【解答】D
46.
越巫自詭善驅鬼物。人病,立壇場,鳴角振鈴,跳擲叫呼,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貲去。死則諉以它故,終不自信其術之妄。恆誇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惡少年慍其誕,瞷其夜歸,分五六人棲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過,下沙石擊之。巫以為真鬼也,即鳴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駭,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手慄氣懾,不能角,角墜;振其鈴,既而鈴墜;唯大叫以行,行聞履聲及葉鳴谷響,亦皆以為鬼。號求救於人甚哀。(方孝孺〈越巫〉) |
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本文主旨?
(A) 勸人勿迷信鬼神之功,當盡人事之力。
(B) 諷刺欺世盜名、招搖撞騙之徒,將自取其禍。
(C) 揭露同類相殘,侵凌他人者的猙獰面目。
(D) 指出鬼物尚有真情,人心卻險惡難測。
【解答】B
47.
一個是沂水縣成精異物,一個是小孤山作怪妖魔。這個是酥團結就肌膚,那個如炭屑輳成皮肉。一個是馬靈官白蛇托化,一個是趙元帥黑虎投胎。這個似萬萬錘打就銀人,那個如千千火煉成鐵漢。一個是五臺山銀牙白象,一個是九曲河鐵甲老龍。這個如布漆羅漢顯神通,那個似玉碾金剛施勇猛。一個盤旋良久,汗流遍體迸真珠;一個揪扯多時,水浸渾身傾墨汁。那個學華光教主,向碧波深處顯形骸;這個像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呈面目。正是玉龍攪暗天邊日,黑鬼掀開水底天。(《水滸傳》) |
對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技巧,下列哪個選項最
不適當?
(A) 運用形象化技巧描繪打鬥場景。
(B) 運用「這個」、「那個」、「一個」等的跳接敍述,帶出目不暇接的臨場感。
(C) 整段穿插著黑與白的視覺描繪。
(D) 從打鬥場面突出兩人的性格特徵。
【解答】D
48.
當藝術即表現時,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表現了什麼不能脫離如何表現而存在,如何表現亦不能脫離表現了什麼而存在;表現了什麼是表現了的內容,如何表現是表現的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嚴密相關而形成藝術品的整體的和諧。當吾人思考表現了什麼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藝術美的以外的因素,包括倫理的、哲學的、社會的種種問題,當吾人思及如何表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姚一葦《藝術的奧祕》) |
根據上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A) 藝術品必須反映倫理、哲學、社會的種種問題,才有價值。
(B) 從事藝術創作,需要縝密的思維和批判性。
(C) 好的藝術品,講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D) 藝術鑑賞的認知,著重在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應用。
【解答】C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鄉村。食已,聞鸝鳴,因告主人使慎火。問故,答曰:「鳥云:『大火難救,可怕!』」衆笑之,竟不備。明日,果火,延燒數家,始驚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稱為仙。道士曰:「我不過知鳥語耳,何仙也!」適有皂花雀鳴樹上,衆問何語。曰:「雀言:『初六養之,初六養之;十四、十六殤之。』想此家雙生矣。今日為初十,不出五六日,當俱死也。」詢之,果生二子;無何,並死,其日悉符。 |
49. 這一故事的主旨,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
(A) 標榜道士的特異功能。
(B) 描述鳥類的未卜先知。
(C) 諷刺官員的貪污腐敗。
(D) 警告眾人要留心周遭環境。
【解答】C
50. 就文中所述,縣令對道士的態度,依時間先後是:
(A) 驚奇→信服→猜忌→憤怒
(B) 驚奇→猜忌→信服→憤怒
(C) 猜忌→信服→驚奇→憤怒
(D) 驚奇→信服→憤怒→猜忌
【解答】A
慈濟大學111年學士後中醫學系
科目:國文
選擇題(下列為單選題,共50題,每題2分,共100分,答錯1題倒扣0.7分,倒扣至零分為止,未作答者,不給分亦不扣分,請選擇最合適的答案)
1. 「□笥甚廣」、「馬□東風」、「翹足引□」、「拾人□慧」。依序填入□,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胸/領/尾/口
(B) 膽/髮/耳/口
(C) 腹/耳/領/牙
(D) 腹/頸/齒/牙
【解答】C
2. 「以勢交者,勢傾則□;以利交者,利窮則□。」(王通《中說•禮樂篇》),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填入□?
(A) 倒/拋
(B) 斷/盡
(C) 逃/遙
(D) 絕/散
【解答】D
3. 「引壺觴以自□,眄庭柯以怡顏。倚南窗以寄□,審容膝之易安。園日涉以成□,門雖設而常關。策扶老以流□,時矯首而遐觀。雲無心以出□,鳥倦飛而知還。景翳翳以將□,撫孤松而盤桓。」(陶淵明〈歸去來辭〉),文中□按順序填入哪些字最適合?(甲)、入。(乙)、酌。 (丙)、岫。 (丁)、傲。 (戊)、憩。 (己)、趣。
(A) 丁戊己乙丙甲
(B) 甲乙戊己丙丁
(C) 乙丁己戊丙甲
(D) 戊丁己甲乙丙
【解答】C
4. 甲、乙、丙三文句的□□,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填入?
甲:理性來說,□□長年無災情,不可一日無防
備。
乙:當浮力大於物體所受的重量時,物體上浮;
□□物體下沉。
丙:新聞綜藝化,□□與電子傳媒興起息息相關,
惟仍存在更為深刻的社會背景因素。
(A) 寧可/反之/固然
(B) 寧願/反之/縱然
(C) 寧可/否則/固然
(D) 寧願/否則/縱然
【解答】A
5. 謙敬詞是向談話對象表示謙敬,可以分成自謙與尊人兩類。下列哪個選項,和其他選項不同?
(A) 君若不忘先君之好,「惠顧」齊國。
(B) 臣從其計,大王亦「幸」赦臣。
(C) 「敢」煩大夫謂二三子,戎爾車乘,敬爾君事。
(D) 「閣下」如此宏材大略,不出來做點事情實在可惜!
【解答】C
6. 讚美人物的風采,下列哪個選項最不適當?
(A) 玉樹臨風
(B) 長袖善舞
(C) 傾國傾城
(D)翻雲覆雨
【解答】D
7. 下列詩句,最能表現送行者給予遠行朋友鼓勵和信心的是哪個選項?
(A)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B)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C)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D)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解答】C
8. 許多成語往往由故事而來,下列哪個選項最適合用來介紹傳統醫學?
(A) 諱疾忌醫/起死回生
(B) 病入膏肓/滄海遺珠
(C) 杏林春暖/仙露明珠
(D) 救民水火/對症下藥
【解答】A
9. 下列詩歌的對仗,哪個選項最工整?
(A) 白頭宮女在,閑坐說玄宗。
(B)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C)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D)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解答】D
10. 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字?
(A)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
(B) 晨興理荒穗,戴月荷鋤歸。
(C) 種豆南山下,草勝豆苗晞。
(D) 衣沾不足惜,但使怨無違。
【解答】A
11. 下列哪個選項沒有錯字?
(A) 過往一切已是前程往事,何必頻頻回顧,裹足不前。
(B) 當日子陷入一塵不變的境地,也就失去生活的意義。
(C) 宇宙雖有其運轉的規律,天災地變仍讓人觸不及防。
(D) 這個現象真是匪夷所思,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得到。
【解答】D
12. 「在現代工業社會,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過度使用,導致大氣中二氧化碳含量急遽增加。二氧化碳具有吸熱和隔熱的功能,它在大氣中增多的結果,是形成了一個無形的『玻璃罩』,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向外太空無法發散,造成地球表面溫度升高,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溫室效應』。」文中「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向外太空無法發散」語句不妥當,下列哪個選項的修改比較適合?
(A) 外太空無法接收到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B) 使外太空無法接收到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C) 無法向外太空發散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
(D) 使太陽輻射到地球的熱量無法向外太空發散
【解答】D
13. 「夫愛馬者,以筐盛矢,以蜄盛溺。適有蚉虻僕緣,而拊之不時,則缺銜、毀首、碎胸。意有所至,而愛有所亡,可不慎邪!」(《莊子•人間世》),下列哪個選項對「以筐盛矢」的解釋最為妥當?
(A) 用竹筐裝草料
(B) 用竹筐裝箭矢
(C) 用竹筐裝馬糞
(D) 拿竹筐裝籌碼
【解答】C
14. 「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大學》),下列哪個選項的詮釋最適合?
(A) 執政者應有悲天憫人的心理。
(B) 德行的修養首在實踐。
(C) 以孝行仁,天下大治。
(D) 修己而後治人,此內聖外王之理。
【解答】D
15. 下列「」中的語詞,哪個選項的使用最適當?
(A) 他在緊要關頭「梅開二度」,踢進冠軍賽事的致勝球。
(B) 他擁有一般人「望塵莫及」的米其林等級的大廚技藝。
(C) 坐高個子後面視野差,只能「瞠乎其後」,徒歎奈何。
(D) 學生踩滑板穿梭課堂,「不脛而走」,讓人瞠目結舌。
【解答】B
16. 「天空清藍淨潔,恍如一匹未經漿洗過的丹士林布。太陽剛剛升出一竹竿高」(鍾理和〈做田〉),此段文句是兼用譬喻的視覺摹寫技巧。下列哪個選項的描述技巧與此最相似?
(A) 白氣五十餘道,皆從地底騰激而出,沸珠噴濺,出地尺許。
(B) 老藤纏結其上,若虬龍環繞;風過葉落,有大如掌者。
(C) 聞怒雷震蕩地底,而驚濤與沸鼎聲間之。
(D) 左旁一溪,聲如倒峽,即沸泉所出源也。
【解答】B
17. 下列哪個選項「」中的數字不是作動詞使用?
(A) 六王畢,四海「一」。
(B) 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
(C) 此將軍之所知,不假僕「一二」談也。
(D) 雖「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
【解答】C
18. 疊詞的運用在文章中很常見。下列哪個選項的疊詞使用最不妥當?
(A) 海面上飄著白嫩嫩的霧氣。
(B) 好生生的一個人怎麼就病了?
(C) 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D) 她骨碌碌的眼睛真迷人!
【解答】A
19. 文言文中,有些名詞可以用在動詞前表示動作的狀態、處所、工具或待人態度。下列哪個選項沒有使用這種表現方式?
(A) 嫂蛇行匍伏。
(B) 童子隅坐而執燭。
(C) 並刑馬作誓,傳之子孫。
(D) 沛公曰:「君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答】C
20. 下列「於」的解釋,哪個選項與其他不同?
(A) 苛政猛「於」虎也。
(B) 青,取之「於」藍。
(C) 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D) 悲莫痛「於」傷心,行莫醜「於」辱先。
【解答】B
21. 下列「 」中的詞語,意義最相近的是哪個選項?
(A)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寵愛深,恩情重,「風流」過犯且姑容
(B) 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只見她病得「可憐」
(C) 偏遇見了這兩個讓我操心的小「冤家」/不是「冤家」不聚頭
(D)「躊躇」了半天,還是無法決定/他「躊躇」滿志的推銷他的計畫
【解答】C
22. 下列各選項為「謎面/謎底」的謎語,哪個選項最不妥當?
(A) 鬣/項羽
(B) 以古為鑑/魏徵
(C) 抱明月而長終/歸有光
(D) 山有小孔,仿佛若有光/孔明
【解答】B
23. 有的寫景作品由大而小,由遠而近;先泛寫而後特寫。下列哪個選項採用這種方式?
(A)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B) 其下平曠,有泉側出,而記遊者甚衆,所謂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問其深,則其好遊者不能窮也,謂之後洞。
(C) 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峯,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漸聞水聲潺潺而瀉出於兩峯之間者,釀泉也。峯迴路轉,有亭翼然臨於泉上者,醉翁亭也。
(D) 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則凡數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勢,岈然窪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攢蹙累積,莫得遁隱。縈青繚白,外與天際,四望如一。然後知是山之特立,不與培塿爲類。
【解答】C
24. 「它曾經是蛇,在我心裡爬動∕我不習慣,它蟄伏在奶奶床下∕它還會曬太陽,用脊梁、衣服、被子∕在院子裡架一座拉索橋」,詩中「它」所指的是哪個選項?
(A) 蟒蛇
(B) 繩子
(C) 蜘蛛
(D) 圍巾
【解答】B
25. 「站在巍巍的山頂等/風,慢慢近了/張開茫然底袖/一個寂寞/飛過」(羅任玲〈鷹〉),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詩中「鷹」的意象?
(A) 目空一切的狂傲之徒。
(B) 自甘孤獨的英雄聖賢。
(C) 長袖善舞的青樓女伶。
(D) 羽化登仙的得道高人。
【解答】B
26. 「每一個光點都美麗而神秘,更要命是亮度和大小相等無分軒輊,讓你無法不分神只盯住其中一個,你才盯住一個,它就熄滅了,卻又有其他在旁邊亮起。」(唐諾《閱讀的故事》),文中描寫的事物最可能是哪個選項?
(A) 螢火蟲
(B) 手電筒
(C) 日光
(D) 街燈
【解答】A
27.
志閑而少欲,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以順,各從其欲,皆得所願。故美其食,任其服,樂其俗,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樸。是以嗜欲不能勞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賢不肖不懼於物,故合於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而動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黃帝內經.素問》) |
據此論述,能年度百歲的關鍵因素最可能是
哪個選項?
(A) 沒有慾望
(B) 道德高尚
(C) 心志安定
(D) 性格樸實
【解答】C
28.
左太沖作三都賦初成,時人互有譏訾;思意不愜。後示張公。張曰:「此二京可三,然君文未重於世,宜以經高名之士。」思乃詢求於皇甫謐。謐見之嗟歎,遂為作敘。於是先相非貳者,莫不斂衽讚述焉。(《世說新語》) |
關於左思(左太沖)的敍述,下列哪個選項
最適合?
(A) 功成名就後謙沖自牧
(B) 良好作品須名人推薦
(C) 遭受非議而灰心喪志
(D) 虛情假意且表裡不一
【解答】B
29.
問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過,何謂也?師曰:冬至之後,甲子夜半,少陽起;少陽之時,陽始生,天得溫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溫和,此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溫和,此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溫如盛夏五六月時,此為至而太過也。(《張仲景《金匱要略》 |
若依此說法,現代人所謂的「暖冬」現象,
哪個選項最合適?
(A) 未至而至
(B) 至而不至
(C) 至而不去
(D) 至而太過
【解答】A
30. (甲)、四季如春。(乙)、往來無白丁。(丙)、君子之交。(丁)、飲水思源。(戊)、夏日蓋被。以上是謎面,謎底則是臺灣地名。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甲是恆春,乙是永康,丙是淡水。
(B) 乙是士林,丙是學甲,丁是嘉義。
(C) 丙是淡水,丁是嘉義,戊是暖暖。
(D) 甲是恆春,丁是知本,戊是暖暖。
【解答】D
31. 寫文章時,為使句子排列整齊,作者常將一個語意,分寫到兩個句子。下列哪個選項不是使用這種寫法?
(A) 悍吏之來吾鄉,叫囂乎東西,隳突乎南北。
(B) 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臨江,橫槊賦詩。
(C) 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D) 至於負者歌於途,行者休於樹,前者呼,後者應,傴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滁人遊也。
【解答】B
32.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杜甫〈江漢〉)依據詩意,下列哪個選項的解說最不恰當?
(A)「老馬」之喻,乃作者自嘲晚景淒涼。
(B)「乾坤一腐儒」,語含自卑又自負之意。
(C)「片雲」、「孤月」,流露孤獨、苦無知音的煩悶。
(D)「片雲」、「孤月」、「落日」、「秋風」,營造情景交融意境。
【解答】A
33. 「古者以天下為主,君為客,凡君之所畢世而經營者,為天下也。」(黃宗羲〈原君〉),與此段文字意義最相近的是哪個選項?
(A)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B) 君不君則臣不臣,父不父則子不子。
(C) 君君,臣臣。君臣之義無所逃於天地之間。
(D)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解答】A
34. 古代文人喜歡書寫梅蘭竹菊,下列哪個選項最不妥當?
(A)「零落黃金蕊,雖枯不改香。深叢隱孤秀,猶得奉清觴。」寫的是蘭。
(B)「人有歲寒心,乃有歲時節。何能貌不枯,虛心聽霜雪。」寫的是竹。
(C)「開時似雪,謝時似雪,花中奇絕。香非在蕊,香非在萼,骨中香徹。」寫的是梅。
(D)「苗可以菜,花可以藥,囊可以枕,釀可以飲。所以高人隱士,籬落畦圃之間,不可一日無此花也。」寫的是菊。
【解答】A
35.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李清照〈行香子〉),詞中所描寫的節日與下列哪個選項相同?
(A)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B) 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
(C)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D)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
【解答】A
36.
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一人獻一鷹。 (甲)、故為獵於雲夢,罝網雲布,烟燒漲天, (乙)、此鷹軒頸瞪目,遠視雲際,無搏噬之志, (丙)、王曰:「吾鷹所獲以百數,汝鷹曾無奮意,將欺余耶?」 (丁)、文王見之,爪短神爽,殊絕常鷹, (戊)、毛群飛旋,爭噬競搏, 獻者曰:「若效於雉兔,臣豈敢獻?」(劉義慶《幽明錄》) |
請依文意選出排列順序最恰當的選項:
(A) 甲乙戊丙丁
(B) 丁甲戊乙丙
(C) 戊丁乙甲丙
(D) 丁甲丙乙戊
【解答】B
37. 「爾今死去儂收葬,未卜儂身何日喪?儂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儂知是誰?試看春殘花漸落,便是紅顏老死時。」對於詩句的說明,下列哪個選項最適當?
(A) 在詩句中,被收葬的是一位紅顏少女。
(B) 詩句表達了對青春消逝與命運未卜的憂慮感傷。
(C) 詩句中的「爾」是第一人稱代詞,「儂」是第二人稱代詞。
(D) 若想要上網搜尋相關資料,可以在「唐代短篇小說檢索系統」中找到。
【解答】B
38. 文學創作使用具體物象設喻,可以使被描寫的事物更鮮明。下列詩句,何者不是運用這種技巧?
(A) 香煙攤老李的二胡/把我們家的巷子/拉成一綹長長的濕髮
(B) 我的妝鏡是一隻弓背的貓/不住地變換它底眼瞳/致令我的形象變異如流水
(C) 風/像一個太悲涼了的老婦,緊緊地跟隨著/伸出寒冷的指爪/拉扯著行人的衣襟
(D) 山寺的長檐有好的磬聲/江南的小樓多是鄰水的/水面的浮萍被晚風拂去/藍天從水底躍出
【解答】D
39. 唐代詩人劉禹錫有詩云:「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矇。」下列哪個選項的敍述最適當?
(A)「三秋傷望眼,終日哭途窮。」是指病起因於哭太多。
(B)「兩目今先暗,中年似老翁。」是指發病時已經年老。
(C)「看朱漸成碧,羞日不禁風。」是指病人的症狀。
(D)「師有金篦術,如何為發矇。」是指治療的方法十分有效。
【解答】C
40.
有客至,主人具蔬食,客不悅。主人謝曰:「家貧市遠,不能得肉耳。」客曰:「請殺我所乘之騾而食之。」主人曰:「君何以歸?」客指階前之雞曰:「我借君之雞乘之而歸。」(俞樾《俞樓雜纂》) |
依據文意,「我借君之雞乘之而歸」一句,下
列哪個選項的詮釋最適當?
(A) 客人不分良窳,判斷錯誤。
(B) 客人諷刺主人,吝嗇虛偽。
(C) 客人苛求太甚,態度傲慢。
(D) 客人不懂謙恭,違反客道。
【解答】B
41.
人間的繁華不過瞬息,我們因為耽於表面的妍麗而經常牽掛得失,但真正的永恆,其實來自於這些繁華背後的清空與寂寥,花開花謝並不是無常,而是天地間的另一種情深。(徐國能《第九味‧菊花與寧靜》) |
此文的情懷與下列哪個選項的詩句最相近?
(A)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
(B)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
(C)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D)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解答】B
42.
少游自會稽入都,見東坡,東坡曰:「不意別後卻學柳七作詞。」少游曰:「某雖無學,亦不如是。」東坡曰:「銷魂當此際,非柳七語乎?」坡又問別作何詞,少游舉「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繡轂雕鞍驟」。東坡曰:「十三字只說得一箇人騎馬樓前過。」(《高齋詩話》) |
秦少游是東坡的學生,從師徒對話可知他們:
(A) 不喜歡寫詞。
(B) 喜歡婉約的詞風。
(C) 推崇柳永(柳七)的成就。
(D) 皆輕視柳永。
【解答】D
43. 韋莊〈菩薩蠻〉:「紅樓別夜堪惆悵,香燈半卷流蘇帳。殘月出門時,美人和淚辭。」下列關於此詞內容的解說,哪個選項最適當?
(A)「紅樓」是指「美人」的居處。
(B)「殘月」點出了離別的時間是月初升之時。
(C)「香燈半卷流蘇帳」描寫離鄉後獨居的房中之景。
(D) 詞句描寫了思鄉惆悵之情。
【解答】A
44. 假如依照「畢業/出嫁/生女/哀輓」順序,下列與女性相關的題辭,哪個選項最適當?
(A) 壯志凌雲/鳳棲高梧/花燦金萱/南極騰輝
(B) 義方垂範/琴瑟友之/弄瓦誌喜/洙泗高風
(C) 宜室宜家/百年好合/春滿北堂/行誼可師
(D) 青雲直上/桃夭及時/彩鳳新雛/懿德長昭
【解答】D
45.
看山頭吐月,紅盤乍湧,一霎間,清光四射,天空皎潔,□□□□,□□□□,坐客無不悄然!舍前有兩株梨樹,等到月升中天,清光從樹間篩灑而下,地上陰影斑斕,此時尤為幽絕。直到興闌人散,歸房就寢,月光仍然逼進窗來,助我淒涼。(梁實秋〈雅舍〉) |
根據文中的情境,選出最適合填入的選項:
(A) 月影搖曳,明滅林外
(B) 夜闌人靜,流螢成群
(C) 珠簾蔽月,虛戶風來
(D) 四野無聲,微聞犬吠
【解答】D
46.
越巫自詭善驅鬼物。人病,立壇場,鳴角振鈴,跳擲叫呼,為胡旋舞,禳之。病幸已,饌酒食,持其貲去。死則諉以它故,終不自信其術之妄。恆誇人曰:「我善治鬼,鬼莫敢我抗。」惡少年慍其誕,瞷其夜歸,分五六人棲道旁木上,相去各里所。候巫過,下沙石擊之。巫以為真鬼也,即鳴其角。且角且走,心大駭,首岑岑加重,行不知足所在。……手慄氣懾,不能角,角墜;振其鈴,既而鈴墜;唯大叫以行,行聞履聲及葉鳴谷響,亦皆以為鬼。號求救於人甚哀。(方孝孺〈越巫〉) |
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本文主旨?
(A) 勸人勿迷信鬼神之功,當盡人事之力。
(B) 諷刺欺世盜名、招搖撞騙之徒,將自取其禍。
(C) 揭露同類相殘,侵凌他人者的猙獰面目。
(D) 指出鬼物尚有真情,人心卻險惡難測。
【解答】B
47.
一個是沂水縣成精異物,一個是小孤山作怪妖魔。這個是酥團結就肌膚,那個如炭屑輳成皮肉。一個是馬靈官白蛇托化,一個是趙元帥黑虎投胎。這個似萬萬錘打就銀人,那個如千千火煉成鐵漢。一個是五臺山銀牙白象,一個是九曲河鐵甲老龍。這個如布漆羅漢顯神通,那個似玉碾金剛施勇猛。一個盤旋良久,汗流遍體迸真珠;一個揪扯多時,水浸渾身傾墨汁。那個學華光教主,向碧波深處顯形骸;這個像黑煞天神,在雪浪堆中呈面目。正是玉龍攪暗天邊日,黑鬼掀開水底天。(《水滸傳》) |
對於這段文字的寫作技巧,下列哪個選項最
不適當?
(A) 運用形象化技巧描繪打鬥場景。
(B) 運用「這個」、「那個」、「一個」等的跳接敍述,帶出目不暇接的臨場感。
(C) 整段穿插著黑與白的視覺描繪。
(D) 從打鬥場面突出兩人的性格特徵。
【解答】D
48.
當藝術即表現時,吾人所能思考的只有表現了什麼和如何表現,表現了什麼不能脫離如何表現而存在,如何表現亦不能脫離表現了什麼而存在;表現了什麼是表現了的內容,如何表現是表現的形式,是一個問題的兩面,嚴密相關而形成藝術品的整體的和諧。當吾人思考表現了什麼時無可避免地要涉及藝術美的以外的因素,包括倫理的、哲學的、社會的種種問題,當吾人思及如何表現時則必然要思及藝術美本身的因素,兩者之間完全不能加以割裂。(姚一葦《藝術的奧祕》) |
根據上文,選出最符合全文主旨的選項:
(A) 藝術品必須反映倫理、哲學、社會的種種問題,才有價值。
(B) 從事藝術創作,需要縝密的思維和批判性。
(C) 好的藝術品,講求形式與內容的和諧。
(D) 藝術鑑賞的認知,著重在美術史和美術理論的應用。
【解答】C
中州境有道士,募食鄉村。食已,聞鸝鳴,因告主人使慎火。問故,答曰:「鳥云:『大火難救,可怕!』」衆笑之,竟不備。明日,果火,延燒數家,始驚其神。好事者追及之,稱為仙。道士曰:「我不過知鳥語耳,何仙也!」適有皂花雀鳴樹上,衆問何語。曰:「雀言:『初六養之,初六養之;十四、十六殤之。』想此家雙生矣。今日為初十,不出五六日,當俱死也。」詢之,果生二子;無何,並死,其日悉符。 |
49. 這一故事的主旨,下列哪個選項最符合?
(A) 標榜道士的特異功能。
(B) 描述鳥類的未卜先知。
(C) 諷刺官員的貪污腐敗。
(D) 警告眾人要留心周遭環境。
【解答】C
50. 就文中所述,縣令對道士的態度,依時間先後是:
(A) 驚奇→信服→猜忌→憤怒
(B) 驚奇→猜忌→信服→憤怒
(C) 猜忌→信服→驚奇→憤怒
(D) 驚奇→信服→憤怒→猜忌
【解答】A